熱門搜索:
成都滅跳蚤公司第四節(jié)流行性乙型腦炎與
三帶喙庫蚊的防控
流行性乙型腦炎(epidemic encephalitis B,簡稱乙腦)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。其傳 播媒介是蚊蟲,主要是三帶緣庫蚊(CWea: fr^aeraio- r%raC/u?),豬是主要擴散宿主。人感染乙腦病毒后 大多數表現為隱性感染或亞臨床癥狀,少數感染者 有典型腦炎癥狀,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劇,有高熱、意識障礙、抽搐、呼吸衰竭和腦膜刺激征等。目前已有 疫苗可供預防,但尚無特異性有效的治療方法。由 于乙腦在我國分布很廣,病死率較高,后遺癥嚴重, 因此,加強對乙腦的防治,對**人民健康,具有重要意義。
一、我國乙腦疫情動態(tài)
1950年我國僅有12個省(市、區(qū))報道乙腦,至 1959年已有25個省(市、區(qū))。20世紀70年代至 今,除新疆、西藏、青海等地尚無病例報告外,其他省 均有該病流行。20世紀60 ~ 70年代初期曾發(fā)生全 國大流行,發(fā)病率高達10/10萬~ 20/10萬。80年 代以來,隨著大范圍接種乙腦疫苗,發(fā)病率有了較大 幅度下降,并長期維持在相對較低的發(fā)病水平。 1984 ~ 2005年疫情呈現緩慢下降趨勢,1990年全國發(fā)病38 062例,病死2 626例,隨后每年發(fā)病數在 10 000 ~ 20 000例之間,至2003年發(fā)病數下降到 7 682 例,2004 年為 5 426 例,2005 年為 5 320 例。 2006年達*低水平(5 097例)。近幾年全國每年病 例數為5 000 ~ 10 000例之間,發(fā)病率在0.77/10 萬~0. 38/10萬,但局部地區(qū)常有暴發(fā)或流行。 1995 ~ 2005年平均發(fā)病率較高的省份依次為貴州、四川、陜西、重慶、云南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 省。乙腦病死率已由解放初期50%下降到現在的 10%以下。